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转载
于 2014/08/20 16:46: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繁峙网
5796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核心提示:代县,位于我省东北部,南距太原158公里,与繁峙、原平、五台、山阴、应县、朔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1万人。滹沱河穿境而过,县境内有京原铁路、108国道、128国道等交通枢纽。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代县,位于我省东北部,南距太原158公里,与繁峙、原平、五台、山阴、应县、朔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1万人。滹沱河穿境而过,县境内有京原铁路、108国道、128国道等交通枢纽。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代县历史悠久。据文物部门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国,战国时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代县至今。
代县历为州、郡、道、县行政治所和戍边重镇。历史上,代县位于以中原文明为主的汉民族和以草原文明为主的游牧民族的交界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代县成为中国古代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域。战争年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涌现出一大批像赵将李牧、秦将蒙恬、汉将李广、霍去病,唐将薛仁贵、北宋杨家将这样的民族英雄。先后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争200余次,许多事件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在和平年代,这里又是中原地区通往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通商口岸。
代县是全省的文化遗产大县,全县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44处,其中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确认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一座(阳明堡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代县面塑、上阳花社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6个;山西省十大“非遗”专题博物馆“山西省雕镌技艺博物馆”1座。代县风景名胜总体格局为“一心三线”,即以代州名城景区为中心,北向串联雁门关景区延伸至大同云冈旅游景区,南向串联赵杲观森林公园等景点延伸至五台山旅游风景区,东向串联杨忠武祠、七郎墓等景点延伸至五台山旅游景区。
代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史称“屏藩畿甸”
“北门莞钥”。古城曾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一座计划得极好的城市”。仅古城内就有边靖楼、阿育王塔、文庙3处重量级国保文物,边靖楼为万里长城沿线最高大的楼式建筑,被长城专家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阿育王塔为元代古塔,是中国仅有的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极具文物价值;代州文庙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州级文庙。此外,古城内还有西城墙和西门瓮城、武庙、城隍庙、将军庙、兵备道署、州衙、慈云庵等文物遗存,以及堪称中国北方民居典范的众多民居建筑。古城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80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700余件。此外,位于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关,更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中的一部分,自古便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美誉。雁门关素以中原门户著称,素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雁门关与宁武关、
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代县先后走出了一代佛宗大师晋释慧远、北魏昙鸾,也诞生过元朝大诗人萨都剌、明朝诗人冯如京、晚清第一女诗人冯婉林,这里还是明朝兵部尚书张凤翼、孙传庭的故乡。南朝鲍照,唐朝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北宋范仲淹,金朝元好问等名家都曾多次到此光顾游历、赋诗抒怀。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唐朝名将薛仁贵、五代晋王李克用、北宋杨家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历朝武将英烈均曾在此驻兵戍边、征战沙场。
代县资源富饶,物产丰富。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14.5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42.8%;金红石矿探明保有储量8651万吨,远景储量近2亿吨,是仅次于湖北枣阳的全国第二大钛矿;此外,花岗岩、泥炭、金、银、铜等资源也较丰富。酥梨曾获全国果品博览会金奖,辣椒为全国四大主产地之一,“山西红”辣椒外销东南亚国家;黄酒早在宋朝时就享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美誉。
近年来,代县全面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按照“一心四线”的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路线图,投资5.69亿元保护开发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文化
旅游景区,完成了景点复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态治理、软件配套、市场开发、循环公路等七大类工程,建设成为综合性边塞文化旅游区。此外,还先后投资4亿多元完成了边靖楼、阿育王塔、文庙、武庙,将军庙、钟楼、城隍庙、西城门楼、西北角楼、杨忠武祠、七郎陵、赵杲观、白人岩禅寺、白云寺等文物景点的落架大修和修复重建工程。目前,西门瓮城和城墙修复工程正在进行,工程内容为修补毁损墙体,重砌外包城砖,预计将用两年时间使这段已成残垣断壁的古城墙重现明清时的壮丽雄姿,雁门文化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