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代县大抓生态绿化纪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本地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代县大抓生态绿化纪实

转载 侯艳荣2015/10/21 15:25:0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繁峙网 194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
 
 
    山西新闻网忻州讯  10月中旬,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笔者随省林业厅造林绿化检查组在代县的北半坡转了一圈,只看到:大小苗圃,各种苗木挺拔茁壮;通道两侧,绿树成荫蔽日遮阳;半坡地区,杏、梨、核桃漫山遍野,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把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山上治本、通道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为目标,坚持造林绿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打造富民产业;坚持造林绿化与改善城乡面貌相结合,打造绿色宜人的人居环境;坚持造林绿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山清水秀的旅游景区。通过多渠道大抓造林绿化工作,为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代县”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
万达苗圃,育苗业发展的成功缩影 
    在代县县城往东20公里处的108国道北侧,杨忠武祠和杨家将文化园南侧,有一个万达苗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木培育、种植、销售、科研及工程绿化于一体的规模化综合性苗木企业。在该公司检查时笔者看到,1800多亩树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树种有油松、云杉、樟子松等12个品种,都是美化环境的优质树种。自2009年创办以来,公司已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培育苗木3000余万株,不仅为全县造林绿化提供了大量优质树苗,成为代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种苗基地,而且解决了附近村庄百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增收数百万元。
    万达苗圃,只是代县育苗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几年,随着造林绿化工程的大面积铺开,代县的育苗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靠育苗致富的典型村,如聂营镇鲍家沟村、滩上镇石家湾村等,都是靠育苗人均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为了服务于全县的仁用杏基地建设,县林业局从辽宁营口、河北蔚县引进优仁、丰仁、国仁、超仁、白玉扁、薄壳一号、优一、龙王帽8个仁用杏品种和华县大接杏、白水杏2个鲜食杏品种,在上馆镇八里庄村通过改造低产低效林建成一个仁用杏示范园,采取综合管理技术创建林业示范样板,选育适合代县栽培的仁用杏和鲜食杏,为全县发展杏产业提供大量良种接穗。
林果产业,精准扶贫的富民工程
    在代县北半坡的繁大高速公路两侧,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杏林、核桃林,漫山遍野,犹如绿色的海洋。为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代县把发展以仁用杏、白水杏、核桃、酥梨为主的干鲜水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在三镇三乡(阳明堡镇、上馆镇、枣林镇、雁门关乡、磨坊乡、胡峪乡)实施“百村万户”十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75个行政村、9946户、3.33万人口。建设内容包括10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种苗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仁用杏和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四部分。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发展干果4.9万亩(其中杏树2.9万亩,核桃2万亩)。枣林镇以鹿蹄涧村为中心的万亩经济林片区,春季花满坡,夏秋果飘香,以白水杏、仁用杏、酥梨、玉露香梨和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盯住“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增收两千五”的目标,县农林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和产业培育的力度,形成“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林业产业链,构建“从田头到市场”的完整产业,使干鲜水果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在2020年全面达小康的预定目标,推动代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式发展。
景区绿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工程
    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投巨资大抓雁门关景区的生态绿化工作,先后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9000多万元,采用针、阔乔木与灌木配置模式,充分利用林木的花、果、叶、干的差异性和季节变化的特点,提高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特别是去年年底景区内旅游循环公路建成通车后,今年县财政又投资316万元,完成旅游循环公路通道绿化10.5公里,栽植爬山虎、油松共3万株;完成景观林建设550亩,栽植丁香、油松共8.7万株。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造林专业队采用大穴整地、人工换土、栽后重水压根、定期浇水等措施,确保了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使景区旅游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景观效果得到突出的展现。雁门关风景区已形成春季花满坡、夏季绿荫浓、秋天五彩画、冬季松柏青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为3000年古关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在山西省第二届文博会上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锐旅游景区。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